




1.廣泛適用于高寒地區及凍雨凍雪地區,融雪化冰效果非常顯著;
2.無毒、無氣味,對環境無污染,但不可食;
3.極易潮解,但對人體、動物或其他物體無腐蝕性;
4.遇冰雪自行發熱,無需外力等資源,屬高效節能型產品;
5除冰雪同時,對柏油馬路及水泥路面起到保護作用,防止地面出現裂痕,并能修復地面的裂痕;
6.遇水后產生高熱,使用時應防止濺出應做好防護工作;
7.本產品融雪劑在同類產品中融雪(冰)速度快、腐蝕低、環保的,對環境無任何破壞污染。
春天是個氣候多變的季節,雖然春季逐步回暖,但早晚還是比較寒冷,冷空氣活動的次數也較為頻繁,不時還會出現倒春寒,隨之帶來了強降雪現象。落滿雪的馬路上,一輛裝置著大滾刷的解放車隆隆開來,車所過之處地面上的雪全部被掃到一邊,馬路上幾乎再看不到殘雪。據濰坊氣象局天氣預報播報,受暖濕氣流和冷空氣共同影響,2012年2月21日傍晚到夜間,我市有大雪局部暴雪,會造成明顯的道路積雪和結冰。
于21日晚9點左右,開始降雪,到次日凌晨4點左右,降雪漸停。降雪量全市平均5毫米—8毫米(大雪),局部地區超10毫米(暴雪),積雪深度5~10厘米。為方便次日人們上班、上學等出行活動,環衛工人連夜開啟破冰除雪工作。
據朋友圈照片顯示,全市數名環衛工人于當日凌晨2:28開始全員上崗,清理道路積雪,對轄區主次干道按照“先立交橋、后道路”、“先重點區域、后普通路段”、“先主次干道、后小街巷”的順序進行融雪劑撒布工作,并適時調整清雪除冰作業標準。
并采取補撒融雪劑,推雪板推雪,將積雪推至道路以外,人工攢堆裝車的人機聯動作業方法進行清雪除冰作業,重點對人行道、過街天橋和地下通道口周邊、公交站點附近進行補撒融雪劑作業和清理道路積雪工作。
近小編看到這樣一條信息:自2014年起,北京市冬季,掃雪鏟冰指揮部調動各作業單位為城區主干道除雪鏟冰,共計使用融雪劑4060噸,使用量相比以往已有所減少,而液態融雪劑比固態融雪劑多用五倍。這是什么原因呢?讓我們一起去探究一下。
那么目前為何更多的使用液態融雪劑呢?因為此前使用的傳統融雪劑,均含有氯鹽成分,即腐蝕道路及橋梁,也造成路邊植物受損。因此,逐漸以不含氯化物、硫酸鹽等物質的液態溶雪劑代替固態融雪劑,已成為使用的必然趨勢。
一些北方城市在冬季,在重要路段或交通高峰時段,適當加大融雪劑用量,進行掃雪作業;其余路段應盡量讓積雪自然融化。同時,為保護城市綠化植物及道路設施,要盡可能減少融雪劑的使用量。
據了解,冬季北方各地區都嘗試運用新型液體環保融雪劑,力爭在確保融雪、融冰效果的基礎上,對路面橋梁“零損害”,對自然環境“零污染”,從而保證道路安全與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
對于國內的化雪劑行業發展已經有幾十年的光陰,雖然卻得了一些成績,但是也出現了不少的問題。今天在這里個大家分享下:
1、我國化雪劑行業無論從技術還是從產品質量和國外先進的產品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2、我國的化雪劑產量已經配套服務較為完善,在全球達到這個水平的只有中國。
3、中國的產品結構和市場已經基本完善,國內的市場已經趨于飽和,企業進行開發市場理想的是海外市場。
4、市場向正規發展,通過去產能和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讓企業具有更完善的競爭力。
化雪劑行業發展模式發生驚天變化,但是還是需要走出去,才能成為世界的企業。這樣才利于整個化雪劑行業的健康發展。